第27章 吞舟之鱼(二)-《让外戚再次伟大》
第(1/3)页
“这?……这?题目, 哎!我是真?的老糊涂了!”
陈棣明叹气敲腿,新裁的纸叠要被他揉烂在颤抖的掌心。
崔鹤雍眼见他焦躁的懊悔由衷而发,忙问:“京畿道解试的策题可有不妥的地方?老学士,您慢慢说。”说罢亲自奉茶。
陈棣明哪有心情喝茶, 呆呆坐着, 许久才道:“都怪我, 因觉得玄之不缺书本?文章的锤炼,给他多讲门道与经验之谈,谁知这?次解试出题反其道而行之, 我那?些岂不都成了夸夸其谈?”
解试的试题是崔鹤雍傍晚从衙门回家路上亲自买的,书肆前人潮涌动,薄薄一张纸就要二百文散钱,可人们依然趋之若鹜, 迫不及待一睹崇宁二年京畿道解试策题真?容, 特别是那?些有亲友入了贡院的买家, 更?是一买两三份, 送去沾亲带故的人家同阅。
崔鹤雍是考过的科举的,他知道这?三天难熬,第一日的策问像是某种意义?上的断头饭,答不好后面两天其实可以早点出来少遭些罪。
陈棣明老学士与他一样关?切梁道玄, 他第一时间?送来试题,没想到老人家已经命儿?子去买了一份,正在长吁短叹,细问才知, 这?题目与平常表弟学习的解试答题方法确实是有些南辕北辙了。
崔鹤雍担忧之余,也要宽解老人:“陈老学士经历过的科举次数,怕是比我和玄之活的岁数都多, 您讲经验之谈,这?本?没有错。玄之常常向我夸耀,说您赞他机敏博识,不是只会死读书的蠢物,既然如此,您也不必如此担心,我看着题目倒是很合玄之机敏灵变的脾性与智识,他定能答好。”
说完,他自己?倒也觉得就是这?么回事儿?,表弟从小就智慧过人,唯独就是懒,日上三竿起床,晌午前家塾的课全都上完,他下午来了后,问过教了什么书,看一遍,能记住大半,下午师傅讲接下面的内容,也不耽误他融会贯通。
不过要他写?师傅留的题,他却是半点不做,有时耍赖求情,还得自己?偷偷为他再写?一份。结果挨了父亲的罚,老实许多。
想到表弟从前的顽皮可爱,崔鹤雍不自觉脸上都是笑,再想这?一年,梁道玄一改从前做派,笔耕不辍挑灯夜读,一日里只睡三个?时辰,照一张表作息,待读的书分门别类,无有遗漏。
这?比他当年求学之时不遑多让。
只是他自己?吃苦也就罢了,见到家人如此,不免焦心,此刻入了考场,也是坐卧不宁的等?待。
太后梁珞迦人在宫中,也有忐忑。而宫中不比坊间?,她又要避嫌,离试题离得远远的。
“母后,舅舅这?些日子怎么不来了?”
五岁的小皇帝姜霖已经不再用鸟叫的口音称呼梁道玄,但成长伴随的不止有进步和惊喜,还有种种问题。
“舅舅要去考试,考试过后,才能继续陪在霖儿?的身边。”梁珞迦的耐心总是很足够。
第(1/3)页